栏目分类
你的位置:大发跟计划回血是真 > 大发跟计划回血是真介绍 >
在进入装甲蒸汽时代以后,铁甲舰很快成为了海上霸主。早期的铁甲舰对吨位并没有影星规定,只要装有水线装甲就都可以算,只是按照吨位分成一等、二等两级。
所以日本早期的“甲铁”、“龙骧”、“比叡”、“金刚”等军舰虽然吨位不大,有些才1000多吨,但是因为有水线装甲,所以还是被算成铁甲舰。甚至江南制造局建造的“金瓯”号蚊子船虽然只有195吨,但是因为有水线装甲,在一些海军年鉴上一样把它算成铁甲舰。
这一时期的巡洋舰则没有装甲,主要用于侦察、巡逻、警戒等辅助任务,并不参加海上决战。不过铁甲舰造价昂贵,对于很多国家来说无力建造。因此各国都开始考虑如何增加巡洋舰的防护能力,以便必要时参加战斗。
而增加巡洋舰防护的方法有两个思路:
第一种是加装一层装甲甲板,并把锅炉舱、弹药库等要害部位放在甲板下面。由于早期火炮的有效射程近,炮弹弹道平直,因此击中装甲甲板很可能会被弹飞,要害部位不容易被击中,巡洋舰的生存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。
不过早期的装甲甲板在水线下,如果军舰中弹进水,即使装甲甲板没有破损,也可能会倾覆。所以此后平面的装甲甲板又被改成了中间平、两门坡的穹面装甲甲板。中间平面的这部分装甲提升到了水线上,这样即使水线处破损进水,军舰也可以保持浮力。军舰的生存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。
这种巡洋舰被称之为防护巡洋舰,北洋水师中的“济远”、“致远”、“靖远”三舰就是防护巡洋舰。
第二种则是干脆和铁甲舰一样,在巡洋舰的水线附近安装水线装甲,或者是小型的铁甲堡,使之和铁甲舰相似的防护力。这种巡洋舰称为装甲巡洋舰,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就是小型化的铁甲舰,和原来的二等铁甲舰功能多有重叠。
虽然和防护巡洋舰相比,装甲巡洋舰的速度要慢一些,价格要贵一些,但是防护力更好,而且价格比正牌的铁甲舰还是要便宜不少,因此各国也多有购买。北洋水师中的“经远”、“来远”就是装甲巡洋舰。
而这“济远”、“致远”、“靖远”、“经远”、“来远”五艘军舰,也是北洋水师除了“定远”、“镇远”两艘大型铁甲舰之外最强的战力。
在这五舰中,“济远”建成时间最早,也是德国首次尝试建造穹甲巡洋舰,因此设计上还有不少问题。比如说“济远”的穹甲位置较低,导致机舱狭小,浮力不足。还有“济远”的火力相比吨位比较薄弱,只有2门210毫米火炮和1门150毫米火炮。
因此很明显,“济远”的战斗力最差,先排除在外,而其他四舰可以说各有所长:
“致远”、“靖远”总吨位2300吨,装备3门210毫米火炮、2门6英寸(152毫米)火炮、8门57毫米机关炮、6门37毫米机关炮、6挺加特林十管、4具14英寸鱼雷发射管,最大航速18节,穹甲最厚处4英寸(101.6毫米),前后厚2英寸(50.8毫米)。
“经远”、“来远”总吨位2900吨,装备2门210毫米火炮、2门150毫米火炮、4门75毫米舢板炮、2门47毫米机关炮、1门40毫米机关炮、5门37毫米机关炮、4具14英寸鱼雷发射管,最大航速16节。
“经远”、“来远”装备了和“定远”类似的中央铁甲堡,厚度为5.2-9,.5英寸(132-241毫米)。在中央铁甲堡前后,“经远”、“来远”安装有穹甲甲板,其中中央部分厚度为1.5英寸(38.1毫米),两侧斜坡为3英寸(76.2毫米)。
因此从火力和机动力来说,“经远”级相比“致远”级要略逊一筹,防护力则略胜一筹。
但是因为“经远”级装甲巡洋舰的总吨位有限,为了减少重量,其装甲堡高度只有1.8米高,防护面积十分有限。而且“经远”的装甲堡是由3段装甲拼接而成,一旦接缝处中弹,那么装甲带就可能破裂。
像在黄海海战中,“经远”就在日舰“吉野”的猛烈炮击下,左舷水线装甲发生破裂和部分脱落。因此“经远”级装甲巡洋舰的防护能力,并没有看上去那么好。
所以综合来看,“经远”级装甲巡洋舰和“致远”级防护巡洋舰各有所长,很难说谁更强一些。
铁甲舰北洋水师水线巡洋舰装甲发布于:天津市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
下一篇:没有了